近日,世界卫生组织与国际电信联盟携手推出《安全聆听电子游戏与电竞全球标准》草案,旨在引导游戏行业构建听力保护体系。此举旨在应对长期高音量游戏环境对听力的潜在损害,特别是对儿童群体的影响。研究指出,经常玩电子游戏的青少年高频听力损失的风险是其他儿童的两倍。这份标准势在必行,以保护全球超过10亿人的听力健康。
标准核心条款对游戏厂商提出六项强制性要求:
实时监测系统:需内置算法追踪耳机使用场景下的声压级强度与累计暴露时长,生成可查询的听力负荷数据报告;
动态反馈机制:通过弹窗或界面提示实时告知玩家当前音量状态、累计使用时长及距安全阈值的剩余时间;
智能音量管控:配置直观易用的音量调节模块,并在用户接近或超过每日安全剂量时自动降频,未经手动确认不解除限制;
设备切换保护:检测到音频输出从扬声器转为耳机时,强制启动至少3分贝的音量衰减程序;
场景化警示系统:在游戏进程中根据背景音乐、特效音强度变化,动态推送高音量风险预警;
精细化音频调节:提供音乐、对话、环境音效等不同声道的独立音量控制条,允许玩家按需静音或调整特定音轨。
该标准特别强调需针对不同游戏类型定制保护方案,例如节奏类游戏需设置更严格的节拍音量上限,开放世界游戏则需优化环境音效的动态范围控制。若最终通过,这将成为全球首个针对数字娱乐场景制定的听力健康强制性技术规范。